二进京纪事:斟酌来,斟酌去,名片还是不如意


蔡文龙 已浏览:150229 次 发布日期:2009-05-31 04:12:33
    好几年难得到一趟北京,但08年我竟然踏着"北京欢迎你"浓郁的奥运节拍获得两度进京机会。继年中被通知赴京参加中鸽协主持召开的赛鸽信息网络会之后,11月金秋时份又应邀再次进京到惠翔公棚观摩全国锦标赛暨世界锦标赛选拔赛的公棚赛事。"结绳记事"做笔记的习惯,或者拔高点说有心用手头上的笔与脚下的脚步记录一位普通鸽人所陈面的社会转型期鸽事鸽史的心志,让我把二进京的经历、见闻稍事整理,串掇起来又成一串酸甜夹杂的冰糖葫芦串。

     --斟酌来,斟酌去,名片还是不如意


     11月7日,在早已收到惠翔园寄来的观赛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再次收到惠翔08年赛事操作上的合作伙伴北京《信鸽》杂志社的电话邀请,以及具体的行程安排,敲定了一周后启程参加惠翔园15日的中外鸽友联欢,观摩16日的惠翔决赛等事宜。在赴京前的准备过程中,为弥补上次进京时的一个缺憾,我颇费心思地进行了认真的行前筹划。


     上次的缺憾发生在会议期间与正大集团谢炳先生在北京国贸天阶共进午餐之时。在长长的西餐桌上,我与谢总面对面坐在了一处。在与侧旁的西安凯鸽鸽药年轻董事长王军一起频频举杯向餐桌对面的公冶民、谢炳副主席与河南鸽界前辈高鹏等敬洒与闲聊鸽事之际,谢总随意地对我说:"来,把你的名片给张我。"顿时让我陷于颇为窘迫的境况。我十多年前下海经商时印过名片,上岸到国税局主持办公窒工作在单位上率先在局领导班子成员里与窗口环节负责人中倡导和印制过名片,现工作退居二线,相当精力投入到赛鸽活动中时,却忽视了印制便于鸽事沟通与拓展的名片,以至在进京与高端鸽友交流中出现自我推介与展示上的缺失。当谢总知我没有名片后,微笑着从他自己西装内口袋里掏出一张烫金的名片给我。看着他依然很自然随意的举止,我心里却涌起一股难言的懊丧与缺憾。因此,再次进京参加鸽事活动,制作与携带上鸽事方面的名片便成为我行前准备的重要事项。


     然而真要印制鸽事名片,确定一个响亮得体的鸽事名称却令人颇费思量。我曾把自己的鸽棚命名为"新阳泰鸽屋",这个名称虽是祖辈解放前在武汉经商时的一个老字号,但真要印成名片更广泛地向鸽界推介,却略显不妥。我家祖上从近代宁波开埠起,就是住在宁波老城的西头给买办打工,制作竹篾用具,编织出口凉帽等工艺品的匠人;上溯三代的祖辈十多岁就到上海滩当学徒学手艺,后到武汉创业办厂。启用尘封多年的老牌号,虽说有白手起家、脱贫致富的激励意味,也不再有梦想复辟的顾虑,但这名号毕竟过于陈旧,缺乏活力,使我放弃了这一命名。接着我又有过把鸽事名号称作"喜登高鸽业"的想法,因几年前写过一篇鸽文:"好鸽喜登高",从观察鸽子的日常习性中,引伸出鸽往高处飞,人往高处走的养鸽感悟,得到不少共鸣。此后我地成立了喜登高赛鸽俱乐部,06年我还以喜登高的名义参加武汉三五公棚竞翔,获得决赛55名的赛绩。但个人名片确定这样的名号,是否会造成与当地赛鸽组织名称混淆不清的状况呢?于是我考虑再三,也放弃了这一命名。


     似乎越把事情看得郑重和想得复杂,越难得到想要的效果。几天里花了不少心力琢磨鸽事名号,拟出了不少名称,又逐个被否决掉。临到订妥火车票进京的头一刻,我终于到文印店印制了一出炉就让我不满意的名片:"中采翔道研习工作室"。不满意一,翔道虽有提升养鸽档次之意,但与强盗谐音,听起来颇为不雅;不满意二,名称中研习与工作含义重叠,须去之一层。由于时间上已不容再返工重印名片,我便只好上车后在火车上用笔勾掉工作两字,在后来果然派上用场的鸽事交往中,将涂改过的名片递给了高鹏、宋智海、李用才、扬曾秦、姚军等鸽界名流及北京、东北、内蒙等地鸽友的手上。真没想到在很充裕的准备时间里,如此这般反复斟酌,力图印制一张好名片,结果是补了上次的缺失,却依然留下了遗憾。


     去却刻意的心理,待事后静下心来稍加思忖,我迅即拟定了一个让自己略感踏实的鸽事名号:"隆戈尔鸽道研习苑"。一是我从四年前北京《五洲竞翔》杂志创刊起,就曾在该杂志上开设过"隆戈麻辣烫"专栏,隆戈即龙哥,像央视李咏的"咏乐汇"一样,挺有个性特色的,看来做响鸽事招牌未必非要冠以我曾十分看重的"中"字头称谓不可;二是隆戈尔不仅充满了当前诸多知名品牌的色彩,而且很有时下中外鸽坛成功鸽家与鸽业的品相;三是近期与上海一位鸽友交往较频,他多年来以雅迪尔的字号办企业,弄鸽事,进展均很顺利,能否给自己的养鸽活动起个与其风格相近的名号,依傍好友的运道,把尔后的鸽事拓展得更好一些呢?!

温馨提示: 杜绝不文明用语,以诚相待! ,谢谢!
 姓 名: 点击登录后评论
 内 容: *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 换一张
注意:加 * 为必填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