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擒雕谈风对赛鸽飞行的影响与作用


郭云 已浏览:131874 次 发布日期:2011-05-16 05:20:43
从空手擒鵰谈风对赛鸽的作用和影响
郭   云
 
鵰,又名鹫,大型食肉类猛禽,嘴呈钩状,视力很强。一般情况下,人类空手很难捉住鵰,可是万事都有例外,有经验的猎手,不费一枪一弹仍能将鵰活擒。他们用的办法是选择一个晴朗无风的天气,将蹲在树枝上的鵰赶起,鵰飞起后,很快又落在了另一树枝上,猎手快速赶到,又将鵰轰起,就这样一二再再二三,鵰飞得筋疲力尽,最后落在了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成了猎手的猎物。那么什么原因造成能扶遥直上数千里的鵰,如此不堪一击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风,因为无合适的气流风,鵰失去了飞上天空的能力。成了下山的猛虎,落难凤凰,只好接受包括人类在内的其它动物的欺凌。
从上述的故事说明,风对于飞禽来讲,尤其是鸽子的飞翔其作用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记得十多年前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件奇事,一羽二则主羽被刮成光杆的赛鸽,仅凭翅二则的几片副羽,飞行数十公里,在一个刮风天逃回原舍,当时根本不相信鸽子会有这样的能耐,只到原养鸽者询问此事,才知道这是真的。那么这只鸽子是用什么能耐飞回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风帮了忙。据研究,鸽子身上共有9个气囊,如果这只鸽子没有过多的油脂,那么它们的身体就好象一个充满了气体的气球,在空中飞行时,靠地面上升气流的托浮飘浮在空中,不会轻易的从高空中跌落下来,就像在水中游泳一般,翅膀和尾巴就起着拨风和掌舵的作用.在不同气流中赛鸽的翅膀和尾巴会采取不同的“游泳”方式,保持飞行高度和速度,以及身体的平衡。那么鸽子所应对的气流,也就是风,是怎样形成的?对鸽子的飞行都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有关风的知识:
一、风的定义
相对于地表面的空气运动,通常指它们水平分量,以风向、风速或风力表示。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1.0-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有时达到102米秒,而农田中的风速可以小于0.1米秒。
二、风的成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的说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的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21%),水蒸汽和其它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的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气压的定义为: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相应来说,风是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气压的变化,有些是风量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区域上,大气分子被迫从气压相对较高的地带流向低气压带引起的。大部分显示在气象图上的高压带和低压带,只是形成了伴随我们的温和微风,而产生微风所需的气压差仅占大气压力本身的1%,许多区域范围内都会发生这种气压变化,相对而言,强风暴的形成,源于更大、更集中的气压区域变化。
三、风的能量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极为风能。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太阳的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风的形成乃空气流动的结果。
在赤道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越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吹,地球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力,称为地球偏向力,这种力使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右偏转,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受气压梯度力外,还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真实运动是这两力综合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地面风不仅要受这两个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地形的影响,山隘和海峡能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还能使风速增大,而丘岭、山地却摩擦大,使风速减小,孤立山峰却因海拔高使风速增大,因此,风向和风速的时空分布较为复杂。
再有就是海陆差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在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气压比海洋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相反,大陆比海洋热,风从海洋吹向内陆。这种随季节转换的风,我们称为季风。所谓的海陆风也是白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在山区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平原或山坡,夜间由平原或山坡吹向谷地,前者称谷风,后者称为山风。这是由于白天山坡受热快,温度高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上的暖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上方,谷地空气则沿着山坡向上补充流失的空气,这时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能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层约吸收2*10^16W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转变成空气的动能,因为热带比极带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产生大气压力差导致空气流动而产生(风)。至于局部地区,例如,在高山和深谷,在白天,高山顶上空气受到阳光加热而上升,深谷中冷空气取而代之,因此,风由深谷吹向高山;夜晚,高山上空气散热较快,于是风由高山吹向深谷。如在沿海地区,白天由于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而形成海风吹向陆地;反之,晚上陆风吹向海上。
在了解了有关风的知识之后,对我们如何科学使翔赛鸽,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其指导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赛鸽施放地点时间的选择
长期以来,我们在施放点的选择上,大多都以避开山岭、沙漠等地形,选择较为平坦地形放鸽,而忽视了风对赛鸽飞行的影响,根据风的流动特点,越是平坦地区,在大气压的控制下,风速一般比较平缓,流动较慢,这就是造成许多平原地区的赛鸽在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没有风的情况,回归困难的原因之一。相反,在同样的天气中,施放沿途为山地、丘岭的赛鸽,赛鸽反而能够快速回归,原因是“白天山坡受热快,温度高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上的暖空气流向谷地上方,空气则沿着山坡向上补充流失的空气,就形成了谷风。”鸽子在这种有风的气流中飞行,比平原上无风的飞行鸽速度当然要快,如果风的流向与归巢地一致的话,还有可能创出高分数。如果在海上放鸽,最好选择在陆地温度较高时进行。因为此季节大陆的温度比海洋上高,风从海洋吹向内陆,有利于赛鸽快速回归。因此,做为鸽会领导和饲养鸽者,在选择赛鸽的施放点时,因根据风在不同地形,不同季节的表现,科学的制定。在赛鸽竞赛时间上,春夏秋冬、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风的形成和表现是不一样的,某些长期坚持固定地点放鸽的鸽会,不同季节放飞的结果差异很大,有的春季放飞大获成功,而秋季放飞则大败而归。偶而也有放飞成功的情况,大多都是这一天的风向与前不同的结果,建议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地理结构,不同季节风的表现情况,选择不同的方位放鸽,或者放东南,秋放西北,或秋放东南,春放西北等,在这方面鸽会应加大科研力度,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总结。
二、科学把握风对赛鸽的帮助和影响
在多年的竞翔实践中,风对赛鸽飞行时究竟有多大影响和帮助,很少有人去研究和总结。通过以上我们对风的定义、能量、成因的了解,可以认定,做为擅飞的禽类,风对它们帮助大于危害,有风时它们可以扶摇直上,一日千里,即使风力太大,大不了停止飞行,落地休息,可是在无风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的发生,甚至会给它们的生命造成危险,比如,大鵰将不能高飞;斑头雁将不能翻越五千米以上的山峰,赛鸽将不能长时间的飞行在天空;更不用说那刮掉翅毛的赛鸽,根本就飞离不了地面。这就要求我们养鸽者,要对风对赛鸽飞行时的影响和作用究竟有多大,要在实践中多加注意和研究,摸索出赛鸽在不同地理、不同纬度、不同季节、不同的风向、不同风力下的飞行情况,为鸽友以及鸽会制定竞赛计划和方案提供科学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竞翔活动搞得更科学更圆满。
三、培育适应各种气候风向的赛鸽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多风的季节进行比赛,有的赛鸽在沙尘弥漫的气候中,仍能快速回归,而有的赛鸽却风停后才能回归,有的逆风飞的好,有的顺风或则风飞的好,有的赛鸽在多风的季节,甚至大风的天气中表现很好,有的微风好天的情况表现较佳。做为我们养鸽者来讲,在培育赛鸽时,应当将这一点做为参考数据,培育出适应不同气候风向的赛鸽。
下面有一首有关测定风力大小的《风力歌》,也许会对我们在风天中赛鸽有用: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折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少见。
以上是有关风对赛鸽飞行的影响及作用的初步探讨,且作抛砖引玉,请有识者补充指正。
 
地址:宁夏灵武市北门17-008号信箱(水泥厂平房家属院)
邮编:750400
电话:0951-4510583
 
温馨提示: 杜绝不文明用语,以诚相待! ,谢谢!
 姓 名: 点击登录后评论
 内 容: *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 换一张
注意:加 * 为必填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