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氏六原则——读《詹森育种原理》(7)


蓝天主人 已浏览:128895 次 发布日期:2011-08-19 05:52:30
    这里所说的詹氏是指美国的詹克斯基,而不是指詹森。1971年詹克斯基与尔林在美国创建了著名的阿连栋克鸽舍,詹克斯基潜心育种,尔林专攻比赛。两人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合作十分愉快,取得了我们都看得见的成绩。他们一致认为“成功的配对绝不是偶然,是一支成功的血脉,不断试验才找出最佳的搭挡”。(科学出版社 2010年 精装本《詹森育种原理》第12、13页 本系列后面引用的部分如不做其他都是出自该书,因此就只标注页码)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的育种实施了两大关键步骤:1,每年不断地改变配对。2,每一只鸽子都用来作出,绝不要凭外观就断定好坏。

    武高平先生把詹克斯基的育种思想总结成为了具体的六大原则,即本文标题所说的詹氏六原则:1,不同来源互配。2,不同形态互配。3,同父(母)异母(父)兄妹近亲交配。4,极端近亲用在作出种鸽上。5,血统保持4分之2或者8分之7的纯度最成功。6,入赏情况类似的交配。

    第一条原则和第二条原则在本质上是一项原则,可以合二为一。这种广种博收式的育种看起来谈不上什么技巧和经验,不具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价值。问题是这一点却被詹克斯基精心地总结出来且排在“詹氏六原则”之首加以强调,就应该有它一定的玄机了。蓝天主人个人认为,这点至少可以看成我们要成功育种而必须去做的一项烦琐工作。

    “詹氏六原则”的第三条大家一看便懂,在论述第四条原则的时候作者说:“高明的育种家深知,母与子之间的血缘不会中断,而母与女之间的血缘已经中断”(第16页)。这其中涉及到一些遗传学的规律,这里先暂时避开,留给后面的章节去讨论。

    大家要注意:第五条原则中作者说的是“4分之2”而不是“2分之1”,在这点上武先生是严谨的。这里不要仅去看它们在数学上分数值,还要同时在意分子和分母的不同,因为不同的分子、分母代表了不同的血统来源和育种结果。第六条原则很伟大,因为它对我们的赛鸽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因为它可操作性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要检验它正确与否或者成功概率的高低,十分容易。

   当詹克斯基和尔林合作关系结束时,1989年11月号的美国〈赛鸽〉杂志报道评论说那是“一个传奇纪元的结束。”

温馨提示: 杜绝不文明用语,以诚相待! ,谢谢!
 姓 名: 点击登录后评论
 内 容: *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 换一张
注意:加 * 为必填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