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鸽之四:信鸽发展的交融之路


张顺奎 已浏览:181407 次 发布日期:2005-10-09 01:42:00
古希腊的神庙门框上写着这样的训词:认识自己是很难的。中国的哲贤说过:“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觉得只有用身心去体察自然、体察信鸽,才能对信鸽发展的交融之路有所感悟,才能使中国信鸽“没有国血论”者得以醒悟。 现代信鸽是由野生岩鸽演变进化而来的,这与人类驯养与选择不无关系。由于地理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东方型信鸽和西方型信鸽的差别。在远古时代就有世界文明发源地饲养和讯放信鸽,作为传递信息的飞行工具,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古印度、古中国,都在训养这类信鸽,并由“玩赏宠物—传递亲情—邮政通讯—战地服务”的发展趋势对信鸽日益重视。作为战争中传递军情的‘飞行器’,古代人类已经运用得得心应手。 根据有关信鸽史记载:比利时于1820年左右率先建立赛鸽制度,但作为现代信鸽运动却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在那时有西方式的赛鸽,也存在着东方式(中国)的比赛,因不在同一个领域内进行竞翔,也难以分出伯仲。只不过西方型赛鸽体制促进了其信鸽品质较快地提高。 上海是我国现代信鸽运动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沪上的信鸽比赛已经盛行,使用全机械钟计时,放飞比赛的距离从300公里到1000公里,南到厦门,北至天津,已经是“南北齐飞”了。 上海的鸽群除了传统的名种“淞江灰”、“流砂”、“嘉兴灰”等以外,开始走中外信鸽交融的道路:第一次引进高潮首先发生在上海20世纪20年代到上海淘金的一些外国人把国外的洛克·脱夫系、司达沙系、耐伏系、奥斯曼系、格罗脱系等英国、比利时及法国铭系带至中国进行竞翔比赛,而凡是流入民间的外籍鸽开始与中国铭种杂交起来。其次是李梅龄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直接从德国引进优秀赛绩的品种,有密勒系、克伦巴·阿享系、固耐系、伟奇系、摩尔·阿享系及德国军用鸽,经李梅龄医生交配创新,在1935年竞翔天津大扬国威,并形成了影响中国信鸽竞翔进程的“李鸟”品系。再次是上海《新闻报》引进美国一批名系种鸽,专为输送稿件之用。后不用信鸽传送稿件,即流入民间成为上海鸽群的一员。第二次引进高潮从抗战胜利后解放初,由蓝春霖、王福元、李祖光、奚葆儒、李声鸿、李大信、郭子颐、张亮舒等引进勃力考克斯系、华普利系、罗伯特·西翁系、固耐系、司达沙系、海茨门·西翁系,包括不知底细的“培尔琴”系等种鸽,与此同时,日本投降后军用鸽及美国撤离大陆后的军用鸽也流向上海的养鸽界。这批种鸽的杂交组合,成为上海优秀赛鸽的祖先。第三次引进高潮与改革开放同步,引进的数量从小到大,引进的质量从低到高。起先只要“洋鸽”,作为改善信鸽素质的种源;尔后购买比利时、荷兰等国优秀赛鸽的子代或孙代;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鸽界的有识之士走出国门,走进欧洲铭家铭舍,直接选择引进500—1000公里竞翔的冠军或高位名次种鸽。这里,至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人高质量的引进行为为“冲出亚洲,飞向世界”构筑了十分坚实的根基。 从国际信鸽史料看,现在欧洲多种名种信鸽的祖先,均融有中国信鸽的血脉,而现在欧美信鸽称雄世界,是西方文明开放和科学育种竞翔相得益彰的结晶。 有人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赛鸽无“国血”可言,这是对事实只停留在表面理解上而得出的狭隘结论。 信鸽在具体育种过程中,一只外来纯血系的引入,在五代繁衍中此血系只占3%左右,五代以后的信鸽已经出现本土化的事实,至多在血系渊源上记载一笔。可以这样肯定地说:信鸽是每个国家环境与人文特质的产物,它们在相互交融中有了新的发展。
温馨提示: 杜绝不文明用语,以诚相待! ,谢谢!
 姓 名: 点击登录后评论
 内 容: *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 换一张
注意:加 * 为必填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