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707342777.网址;
http://www.xingechina.com/aige/user/skin9/default.asp?id=98c6450aef8ae3cb 目前市场上台鸽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知道了如何挑选台鸽,但还要学会如何使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台鸽的育种作用。现根据笔者和身边朋友使用台鸽的心得,总结出了如何使用台鸽的一些经验。纯属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其一:充分的休息
福建很多养鸽高手挑到了好台鸽并不急于配对做种,而是让它们好好的休养生息,有的甚至先让台鸽做一次保姆鸽,让它们休养够了,才进行配对。原因在于:
1、由于台湾鸽赛奖金高,竞争激烈,导致了台湾养鸽界用药盛行,其中不乏兴奋剂等有伤赛鸽身体机能的药物,这些药物会在身体里残留一段时间,从而影响鸽子体质。让鸽子充分的休息可以通过新陈代谢,排除体内的毒素。
2、众所周知,台湾海翔比赛是世界上最艰苦的赛事之一,台鸽在比赛过程中必须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能量,这就不免会对赛鸽的肌肉、骨骼和内脏造成一定的损伤。让鸽子充分的休息,可以缓解疲劳,修复身体机能。
3、新鸽到棚,有必要让它熟悉新的环境、新的饲料配方、新的管理方法,让鸽子充分的休息可以消除因紧迫感带来的不适。
其二:合理的配对
不光是台鸽,任何的鸽子,想获得好的子代,种鸽的配对极为关键。当然除了有锐利的鉴鸽眼光和高超的配对技巧外,运气也很重要。笔者认为,使用台鸽最好的配对方法是将台鸽和本棚内的赛绩鸽相配,这样做出优秀子代的概率较大。除非知根知底,否则尽量避免两只台鸽互配。在鸽子配对方面,我相信很多鸽友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比如眼砂、体形的差异化配对等,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
其三:性别的选择
通过笔者多年的观察,发现了一条规律。在多数情况下,用自家的老雄配台鸽小雌,子代出好成绩的概率要远大于老雌配小雄和小雄配小雌。当年的雄台鸽可能需要再成熟些才能出好子代。所以要多给它们一些时间和耐心。这也符合遗传学规律。
其四:子代做种、孙代出赛
如果大家种鸽棚还有空间而且有耐性等待的话,建立在对这只台鸽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筛选优秀台鸽子代直接留种,再用子代的子代参加比赛。这样出成绩的概率又大了很多。
台鸽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台鸽具有飞速快、手感好、羽毛嫩、易融合、遗传强的特征,不足的是一般较适合在400KM以内的赛距(相对而言)。
在福建,天落鸟台海上竞赛训放落下含外血的台鸽。
相对来说,因台湾地区赛鸽活动有得天独厚的良好基础,如:
1、台湾鸽友经济条件较好,赛鸽活动犹如香港赛马相对较激烈(足环每枚3000~10000台币,而且插组赌注较大);
2、台湾鸽友出境签证、检疫方便,引进比利时、荷兰等名系起步早、数量多。
因此,台鸽整个素质较高,主要表现在:
1、骨骼、羽毛手感好;
2、中短程380KM左右速度较快;
3、体型、羽翼偏小(总的发展趋势,如雄鸽母相。当然,也有的大部分是名系近交回血的结果),较能适应海面或丘陵地带。
天落台鸟虽是比赛中的迷失者,但是台鸽是在海上放翔(海面上风浪大、雾气浓,台风特多),不同于我们的陆地放翔,归巢难度相对较大(据了解台鸽 归巢率很低,特别是春赛),所以说很多台鸟的天落不是它们自身素质的问题。当然,从客观上讲,天落台鸟既有好的,也有差的。凡事既不能左倾,也不能右倾。
福建沿海地区鸽友使用较多而且成绩又较好的天落鸟大部份是台鸽。
当然我们大陆沿海地区也不乏好鸟(有是也是台鸟的后代),不过试鸟不能太多太杂,要有的放矢。台鸟普遍含比荷外血(比利时是赛鸽活动的诞生地,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成功概率较高。
天落台鸟的使用,关键在于我们鉴赏能力的提高。虽然天落鸟血统不明,但是可从外观上粗选。从鸽眼(因外血近交,好眼沙、眼志不多,大部分是细 沙)、体形、翅膀、羽毛等方面上看,还能略知一二。
外血(台鸽)一般适应380KM左右赛事,而我们现在的赛事一般都是500~700KM。如果参加500~700KM的比赛,应将台鸽与本地比较稳定的归巢鸽杂交,最好不要将血统不明的两台鸽直接交配。子二代放路发挥会比一代好,一代留种较适合。
台鸽直接相配不是很妥,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不适应中长距离(500~700KM);二是不适应环境(如气候、福建丘陵地形)。
如果天落台鸟种鸽确实不错,而出了小鸟外观体形不好,可能是配对的问题,可以拆对重配。小鸟放一、两对试试种,若不行要坚决淘汰,以免浪费时间。
虽说“近交留种,杂交放路”,但是自家的基础鸽子近交回血几代后,鸽子的体质会衰退,还是要引进外血杂交。即使体质不衰退,能保住血统,保持翔速也没用。赛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是永恒的真理。新鸽友用于引进种鸽、老鸽友用于杂交提速,天落台鸟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就有可能淘到别人棚中最好的鸽子(特别是春天海峡上空大雾蒙蒙,再好的鸽子也回不去,只能停留在渔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