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育种理论


甘忠荣 已浏览:181411 次 发布日期:2007-06-06 10:01:49
育种被某些“权威”、“学者”神秘化了。有人一提育种,大谈什么优良基因遗传。讲这些固然不错。宣传遗传学、基因理论也很有必要。但对绝大多数鸽友而言,如阳春白雪。很难接受。弄得对遗传学缺乏了解的人无所适从。但育种家、赛鸽家用实践揭示了奥妙。 J.W.Logan洛根曾获英国全国联赛最高奖“英皇杯”冠军和不计其数的奖品。洛根的最有名的雌鸽“1826”是1922年全英冠军,也是644英里“英皇杯”冠军。这是一支杰出的雄鸽先后配两支雌鸽,用此两雌鸽的子代相配而作出。即用同父异母子代相配而作出的近血鸽。全英冠军“1826”名雌,父鸽是“1728”,母鸽是“1315”。而这两支父母鸽的父鸽均是“963”。而“963”是洛根的一只600英里优胜鸽的直子,其父“103”曾参赛600英里以上三次。每次都名列前矛。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著名养鸽家洛根采用近血交配就成为英国信鸽传统的创始人。经他几十年培育的品种,以长距飞行、吃苦耐劳著称。他的品种传到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大陆,并产生很大影响。他育种是不管什么血统和外形。只买最杰出长距竞赛的优胜者或其优胜者的子或女,其后代全部参加训练和比赛。以杰出后代作为育种焦点。作近亲繁殖一两代,再与别的品系杂交。周而复始,使之成为英国现代养鸽家们的血统基础。 洛根以赛绩而不以外形作育种的选择值得学习。而其经典配法简单平凡:如上所述,用同父异母之子代配,育种又出赛夺冠。(同母异父子代配亦可)凡是欧美、日本千公里级名系,引进后,就可与我国远程鸽作育出快速长程品系、甚至育出千公里当日鸽(饲养须达体质上乘)。根本问题是:要有一批献身于信鸽事业的育种家、赛鸽家,及相应持续的千公里赛事支撑。因育成信鸽品系,其纯度须达90%,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戈登系曾创下连续九年960公里当日归巢的记录”,其一羽dor85名鸽后代有16羽960公里当日归!抓住快速品系育种,加之现代化的养、训 ,可以育出千公里当日鸽。国内千公里当日归中,大多是中外杂交“混血儿”。上海放三门峡十羽当日归中大多是“中外合资”产物。有远见者,中、长程育种。如谢炳先生。立足五百(现公棚赛也如此),以一千公里育种定位。两者兼而有之。以个人喜好、擅长为主。 有实力,种赛并举。在赛中择优选种,再育种出赛。周而复始。必须有主血(血统纯正)为主,有可能获得惊喜。詹森不懂遗传学 ,但是育种大师。李绍平先生说:“有人说詹森兄弟对于知识的无知经常被人当作笑柄。他们既然对遗传学一无所知,而能够成为育种大师,那么我们又何必费尽心思去研究育种知识呢?只能说詹森家族运气好,在浩瀚的育种汪洋中,碰巧走对了路。”“无论谁用对了方法,都可能成功。杨·阿腾的继承人米歇尔·贝克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进行纯系育种,终于繁殖出了以“多利号”为主血的品系鸽,从而名扬天下。我国的李梅岭大师本来就是一位医学博士,能够育成李鸟。与他丰富的遗传学知识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有知识的人事半功倍,无知的人事倍功半。”仅此而矣。 相关评论 axecd 发表时间:2007-2-27 21:14:46 楼下所言中肯.提出进化论的不是达尔文.而是法国自然科学家拉马克(1744--1829),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臆断和错误的.达尔文创立了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等自然选择正确学说,取代了用进废退的错误观点,但仍坚持获得性遗传的错误论点.米邱林(1885--1935)确立了定向培育的原理和方法.因基因学说尚未建立,不能将自然选择对变异怎样起作用讲清楚.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遗传学及其分支的建立,对生物进化才有较正确的认识.现在是用基因学说来分析物种进化.人类认识永无止境.育种是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非易事,基因图谱的绘制给予了希望,但用于实践尚属一种期待.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才出真知.实用即行. shansanxunjiegeshe 发表时间:2007-2-27 9:26:59 笔者文意揭示现代赛鸽育种的含义就是杂交混血和近亲繁殖并存,相成相辅,事实上赛鸽作为一个人为进化的物种,很多理念都是人为加入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这些都是现代学科中认同的科学理念,至于那些名震鸽界的赛鸽大师们是不是知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在科学上怎么定义这个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育出别人培育不出的赛鸽。如果有人讥笑詹森兄弟不懂赛鸽知识,那只能说明这些讥笑詹森兄弟的人更加无知,一切理论知识科学皆来源于生活劳动的实践经验,在养鸽方面詹森兄弟就是大师,这个绝对不会是用“碰巧”这个词来褒贬的。如果有人可以说碰巧可以成就赛鸽育种大师,那么你也可以给鸽界“碰巧”一个大师出来证明一下碰巧理论成立。至于李梅龄先生是不是掌握赛鸽遗传学的知识这个恐怕所无定论的吧,李先生成功的关键个人见解,李先生的成功恐怕来源于他精明的生意头脑和细密的学者逻辑,李先生一开始的选择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选择的那些鸽系都是当时响当当的名血,快速的成功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更是必然的,这个本来就是中国人的长处,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来源于生活,掌握生活实践的人本身就拥有知识明不明白学科术语的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实用。
温馨提示: 杜绝不文明用语,以诚相待! ,谢谢!
 姓 名: 点击登录后评论
 内 容: *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 换一张
注意:加 * 为必填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