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国重点赛事的浅见


甘忠荣 已浏览:180854 次 发布日期:2007-06-06 10:06:49
关于对我国重点赛事的浅见 为对我国重点赛事进行有益探讨。笔者引用有关同志见解后,表述其观点于后供商讨。 一、 王伟克先生关于千公里竞翔的见解   “历经200年,比、荷、德、英、法,卢森堡等国及日本,将这个距离的上限,固定在于1000公里的正负100公里范围。” “相信我们千公里以内短、中程翔距的比赛次数会越来越多,范围会越来越广,终将成为我国赛制的主体形式。”(《信鸽的家化程度与翔距的反比关系》;见97年2期《中华信鸽》) 二、郑云涛、贺伯特对话抄录:   “郑:目前中国鸽友对三五百公里一哄而上,是‘初级阶段’,最终会把育种、竞翔的重点定格在700——1000公里。   贺:你的话有道理,在比利时也是伯品纳、马赛、巴塞罗那等700——1000公里为经典赛事,名家高手趋之若鹜,而且这种比赛的获奖鸽价格较高。” 三、中华信鸽评论员 “关于千公里赛、培育中国特色最优鸽系”见解的抄录:   “我们要跻身世界信鸽强国鸽之林,也要抓好千公里赛项。因为这是世界信鸽列强的热门赛项,最有可比性,最能体现一国实力的赛项。欧洲5大长程赛,日、美鸽友为之奋斗的赛项,都是在千公里赛程上。我们必须在千公里赛项上确立自己的优势。”“抓好千公里中间这一节,就能充分发挥中外两系鸽子的优势。不仅可以作育更多千公里当日鸽,而且可以提高我国超远程鸽的速度,提高中短程鸽在多关赛中的稳定性,从而逐步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优鸽系” ( 中华信鸽本刊评论员:《世纪之交的飞跃——98年187羽千公里当日鸽述评》;见1999年第一期《中华信鸽》) 笔者认为:   一、目前确如王伟克、郑云涛二位先生所言,由于我国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短中程赛事较普遍,而五百公里的赛事异常火爆,尤以国内众多公棚引导的汽车大奖赛将五百公里赛事推到极致。自一九八四年中国信鸽协会成立以来,从未举办千公里国家赛,与我国作为第一赛鸽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二、我国应把育种重点放在中长程快速品系上(也如郑先生所言700——1000公里育种)。竞翔育种重点应放在中长程上。以作育出众多的属于我们的中长程快速品系。如我国将主要赛事放在中短程赛事上,我国将不可能跻身赛鸽强国之林。 三、我国应在三大平原进行千公里国家赛试点。因我国有实力举办,并有良好的赛线。五省一市800、900千公里联翔也显示了我国信鸽的实力。   中鸽协制定的“2007年全国信鸽竞翔计划”中,关于“全国千公里联翔赛”、“3个省以上协会合作举办”。系值得欢迎、与时俱进的举措。 顺提一下:巴赛自二战后于1951年重新开赛以来,于1992年7月3日八时20分开笼,才园了当日归梦。该届放飞27000羽,当天归6羽(比利时3羽,法国1羽,德国1羽,荷兰1羽)。巴赛当日归总羽数还不如我国98年沈阳当天归98羽;青岛04年当日归90羽;哈尔滨当天归65羽;99年鞍山放孙吴当日归199羽。吴戈平先生在《大连信鸽第4次实现千公里当日归》提供的史料显示:千公里当日归,还有归巢率70%以上的奇迹。他在该文中说,大连集鸽577羽于2005年5月14日4时30分在黑龙江绥化市进行千公里竞翔,约600公里顺风,400公里逆风,下午3时55分第一羽归巢,分速1371.196米。前25名分速在1320米以上。当日报到242羽。而当天四时后,连100名都报不进。归巢的有的不去报。“据初步估计当日归70--80%”。(2005年第4期《赛鸽天地》)这些均是一次千公里竞翔当日归羽数。其当日归羽数,比巴赛当日归还多。我国在千公里竞翔成绩上,不比巴赛当日归差。国人应自强,应从中短程赛事上向千公里竞翔、育种方向努力。 湖北成功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正大杯”千公里幼鸽赛,已五届;南京长江千公里公棚,亦已均实际成为引领中国鸽界向千公里竞翔、育种迈进的大方向。而这一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笔者相信,定如《中华信鸽》杂志评论员所述:我国必将作育出“千公里当日鸽”、育出“中国特色最优鸽系”!
温馨提示: 杜绝不文明用语,以诚相待! ,谢谢!
 姓 名: 点击登录后评论
 内 容: *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 换一张
注意:加 * 为必填选项。